首页

江科大的故事丨杜苏:心相连风雨并肩 情无限祝福永远

作者:杜苏 部门审稿人:李恒川、周春燕 单位:张家港校区、校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9-25 点击量:980

【编者按】廿载芳华映港城,弦歌不辍谱新篇。张家港校区即将迎来创办二十周年。从拓荒起步的铿锵脚步,到桃李满园的累累硕果,一代代建设者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开拓进取的豪情,与时代同频、与学校同心,将江科大精神深深镌刻在港城大地。

本期《江科大的故事》专栏,推出张家港校区创办二十周年特别策划。我们将通过一段段鲜活的故事,重温创业者描绘蓝图、披荆斩棘的奋斗岁月,回望师生携手共进、探求真知的动人时光,见证校友遍布五湖四海、在各行各业绽放江科大风采的高光时刻,共同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05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18位教职工放弃与家人团圆,驱车返回张家港,与首届400余名新生共度佳节。“今夜无眠,当欢乐穿越时空,激荡豪情无限……”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联欢晚会上,时任校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冷静教授用略带沙哑的嗓音深情唱起《今夜无眠》。二十年来,这优美动听的旋律经常萦绕在我的耳畔,牵着思绪一次次回到那片一干河畔的创业热土。

2005年,第一批派驻到校区工作的教师在暨阳湖畔合影

万事开头难。作为全省校地合作办学的先行者,江苏科技大学与张家港市政府携手开辟出这片教育新天地,凝聚了无数拓荒者的心血与智慧。学校党委精心组建首届领导班子——四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以毕生积淀为张家港校区保驾护航。

67岁的祝山书记曾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前身)党委书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2005年9月6日,他带领17位教职工正式进驻张家港,为促成校地合作协议,他多次与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谈,多次奔赴省教育厅汇报请示,奔波不止。

转机终于在2005年12月8日到来——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同志召集张家港市、江科大、沙洲职业工学院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张家港校区建设发展问题。会议明确了校区的性质、运行方式和办学规模,决定由校区托管沙洲职业工学院。自此,张家港校区建设进入快车道。

2006年1月6日,江苏科技大学与张家港市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创办校区协议;2007年6月9日,双方又签订托管沙洲职业工学院协议。这两个协议,成为校区建设发展的里程碑,镌刻着祝山书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赤诚之心。

2006年,学校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冷静院长曾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她那掷地有声的京腔京韵和流利纯正的英语,折服了无数师生。退休多年后,她又以67岁高龄重返教学一线,用“快、实、细”三字书写教学管理传奇:“快”是雷厉风行,决策迅速,从不拖泥带水;“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形式主义;“细”是亲临一线,细致入微,注重管理细节。

2006年,老领导观看校区新校园建筑模型(中间右为祝山、左为冷静)

2005年9月28日,在她的建议下,学校召开制订张家港校区教学计划会议,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2007年又进行修订),并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为校区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沈贻森书记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将几十载育人经验倾注于新校区,62岁的他再次挑起重担,担任管委会副主任,带领学工办、团工委团队把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8年,时任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沈贻森在学雷锋启动仪式上讲话

他和我一起承担思想品德课和形势教育课教学,主讲校区党校、青年干校多门课程。2005至2008年间,我们共招聘教职工51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45名。

2008年底,我调任南徐学院工作直至退休。与沈书记的亦师亦友关系从未间断,我敬佩他实干肯干、乐观进取的心态,也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的器重与关爱。

沈贻忠处长是学校公认的“铁算盘”,长期从事财务工作。62岁的他严谨细致、稳健灵活,每天下班都要抓住门把手反复推拉检查多遍。祝书记常说:“有贻忠管钱,我们最放心。”在校区创建初期,他勤俭“持家”,把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对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则毫不含糊、全力支持。

2007年暑假,他腰间挂着导尿管依然坚守岗位,诠释了何为“鞠躬尽瘁”。新校区启用后,他积极协调沙工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后勤经费难题。

52岁的我作为班子中最年轻的“新人”,有幸与四位师长共绘蓝图。作为校区管委会主任,我主持行政工作,分管人事、工会,并兼任校区办公室主任。四年间,我与他们并肩作战,经历创业的艰辛,圆满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

回首当年,我最深的感受是:一生有这样的经历,一辈子无怨无悔;我最想表达的是:能与四位老领导共事,是难得的缘分。他们的风采和形象深深刻在我心底,历久弥新。

2015年4月,老领导走访张家港香山

(从左至右:杜苏 沈贻森 祝山 董师润 沈贻忠)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二十年栉风沐雨。如今,祝山书记、冷静院长已驾鹤西去,但《今夜无眠》的旋律依然回荡耳畔:“心相连风雨并肩,未来不再遥远;情无限祝福永远,幸福岁岁年年……”。 

【作者简介】杜苏,副研究员,原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原张家港校区管委会主任。


学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