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盈枝。9月20日,“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享美好生活”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蚕桑“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在江苏科技大学蚕桑科研基地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向社会各界普及种质资源多样性知识,提高种质资源保护意识,宣传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效,展示推介优异种质资源,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活动由中国蚕学会、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镇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镇江市丹徒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科技大学、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和江苏省原子能农学会等联合主办,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镇江)、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江苏)、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桑树分库、江苏省省级作物种质圃(桑树)和江苏省省级蚕遗传资源库(镇江)承办,丹徒区茧丝绸总公司、丹徒区红十字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密植高产岗位、蚕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岗位、蚕桑综合技术集成岗位、家蚕饲养技术岗位、镇江中农蚕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浙江盛世田园蚕桑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中心、丹徒区茧丝绸总公司、丹徒区人民政府和丹徒区科学技术协会有关领导、镇江市八叉巷小学、中山路幼儿园的镇江市程默青少年摄影社团成员及其家长、家蚕饲养、桑树种植户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墅山村农民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中拉开帷幕,我校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利主持开幕式,镇江丹徒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仲梅出席并致辞,我校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钱平宣布活动正式开幕。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密植高产岗位团队成员方荣俊副教授作了题为《有趣的桑树》的科普报告,生动讲述了桑树的起源、桑树种质资源的历史文化及其多元利用价值,展现出桑树作为“浑身是宝”的经济作物的独特魅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新岗位团队成员赵国栋副教授以《可爱的蚕宝》为题,通过趣味有奖竞猜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蚕宝宝,激发了在场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浓厚兴趣,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科普宣传,进一步丰富了开放日的公益内涵。
现场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与展示活动,包括蚕桑丝绸主题谜语竞猜、彩色茧手工艺品实物展、优异种质资源照片展等,并设置了蚕桑产品品鉴区,桑叶馒头、油炸桑叶、蚕蛹、桑叶月饼、桑叶酥、桑果干、桑叶茶、桑果酒和桑果醋等产品深受欢迎,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蚕桑文化的独特魅力,直观体验美味的蚕桑产品。此次活动不仅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工作要求,还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蚕桑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撰稿:郭会朵 初审:张静 二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