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安祥卫带队赴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镇柴”)开展合作交流,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陈代芬、党委书记戴楚怡、校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杜军等陪同参加。中船镇柴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海飞、副总经理沈建华、纪委书记蔡诗兵及公司相关人员出席接待,双方就协同创新、党建联动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安祥卫代表学校感谢中船镇柴一直以来的支持,介绍了学校近期在党的建设、平台建设、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的突出成果,重点介绍了我校“1235N”党建工作体系和“双高协同”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与优秀企业的深度合作,期待双方切实贯彻落实“双高协同”工作,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实现共赢发展。
潘海飞代表中船镇柴对我校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船镇柴与江科大长期以来合作基础良好,希望能够继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协同新机制。
陈代芬回顾了双方“同根同源、携手共进”的合作历程,希望在当前机遇下,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能级,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杜军建议应系统规划、高效推进省级实验室共建工作。戴楚怡介绍了学院“能源先锋”党建品牌,希望以“双高协同”为契机,与企业党组织加强联动,打造基层党建品牌,并希望中船镇柴继续支持学院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工作。
双方代表共同签署《绿色低碳发动机试验平台合作共建协议》,动力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与中船镇柴技术中心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双方合作进入深化资源协同新阶段,为后续联合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双高协同、双向赋能”产教协同发展新模式是江苏省践行“走在前、做示范”的重要创新举措。我院与中船镇柴双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落实“双高协同”各项任务,聚焦船舶新型低碳动力领域,践行重点实验室、产业化人才攻关联合体、概念验证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的校企协同共建新模式,积极探索专业型研究生校企联培试点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同与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模式,促进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船舶动力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会前,潘海飞陪同安祥卫一行实地参观了中船镇柴的生产制造车间和党群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企业当前的生产运营、技术升级及党建成果。
(撰稿:李春霞 初审:程鹏 二审:丁红 编辑: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