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江苏科技大学迎来办学92周年校庆,校园里洋溢着“回家”的温馨气息。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跨越山海重返母校,重温青春记忆,共叙师生情谊,共话江科大发展。
祝福从云端“空投”而来
“祝愿母校生日快乐”“感恩怀源,故土情长”“无论走到哪里,母校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发进取”……校庆日当天,学校隆重举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海外引才工作站暨海外校友会正式成立。来自芬兰、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葡萄牙等地的校友通过视频发来祝福,表示将为母校国际化建设和产教融合贡献力量。
座谈会共叙发展 共商合作
“毕业30年,从青涩少年到职场中坚,沧海桑田,初心未改。”能动学院1995届校友周旭辉的发言,道出了无数校友的心声。自动化学院1995届校友回忆青春往事,并向学院捐赠纪念物品;经管学院播放的毕业30周年纪念视频中,AI技术让一张张老照片焕发新生。这样的温情场景,在各学院轮番上演。

校友返校,不仅是情感的“怀旧之旅”,更是合作的“赋能平台”。在学校2025年度校友工作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杨建新为侯润石校友颁发校友企业家联盟第二届轮值理事长聘书。来自各地的校友代表纷纷建言,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闭环生态构建,到支持粮食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母校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校友企业家代表——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素龙、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润石、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晓敏表示,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活力的校企合作新生态。
近年来,学校聚焦 “提升温度、延伸维度”,不断升级校友专属服务体验,在生活关怀、学习支持与创新创业等方面推出十二项举措,持续提升校友工作质效。

跨代同框 传递成长智慧
在外国语学院返校活动中,一幕“跨代同框”的画面令人动容——2005届校友龚霁晴携父亲、1972届校友龚锡标一同回到校园。父女并肩漫步梦溪校区,斑驳的梧桐树影承载着两代人的青春印记。座谈会上,龚霁晴看着一张张老照片,动情地鼓励学妹们:“相信自己,勇敢在人生旷野中奔跑。”

“理苑下午茶”成为“学长带学弟”的新桥梁。2027届校友史彦彬,2009届校友董宇结合自身经历,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专业是敲门砖,综合实力是通行证”的叮嘱,传递着成长智慧。机械工程学院邀请江南造船潘波、周宝玉等校友,与学生面对面分享“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环化学院校友孙长江则用朴实的语言,与2025级新生分享创业故事。

老地方打卡 旧时光重逢
味蕾是记忆的钥匙——“那一口红烧肉还是老味道”。校友们沿着熟悉的道路走进食堂,手持餐券品尝“回忆餐”,瞬间被带回那段青葱岁月。餐后,他们漫步林荫道,打卡教室、图书馆、操场、宿舍楼,在老校区标志性雕塑前整齐列队,用镜头定格“再做一次同窗”的珍贵瞬间。
校史馆内,校友们凝神端详,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回顾母校的发展征程;在毕业照系统前,他们兴奋地寻找班级合影,指认同学,笑声与感叹交织,青春记忆鲜活重现;当得知学校于2025年9月获赠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时,大家纷纷驻足凝望,心潮澎湃,倍感自豪。档案馆推出“我与校友心连心”查档活动,为校友准备特别的“青春盲盒”——前92位申请者可领取专属学籍卡“限定皮肤”,惊喜与温情并存。

从梦溪校区的历史积淀到长山校区的现代化布局,从综合实力的不断攀升到校园环境的焕然一新,母校的变化让校友们倍感自豪,纷纷点赞。
时光会老,情谊不散;校园会变,初心不改。随着各学院返校活动圆满落幕,江苏科技大学92周年校庆校友返校季画上圆满句号。从毕业10年的青年才俊,到毕业40年的行业前辈,校友们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再度启程。而江科大也将继续以“校友为友、以校友为荣”,搭建更多联结情谊、赋能发展的平台,期待与全球校友在下一个华诞,再叙芳华!
(撰稿:文轩、校友办、各学院 初审:罗文 二审:邹佳静 终审:张强 编辑: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