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扛起融合新使命 谱写强国新篇章 学校举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

作者:薛诚 文轩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法制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10-26 点击量:29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10月26日,我校迎来办学92周年华诞,举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合作单位等领导专家以及校友、师生代表等齐聚一堂,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党委书记杨建新主持大会。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深知其中肩负的使命,此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为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国家战略,担当融合发展使命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与会人员共同迎接了一面特殊的国旗——2023年10月26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其升旗日恰逢学校办学90周年校庆日,意义特殊而重大,承载着对新时代江科大人的殷切嘱托。本次大会是江苏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举措,也彰显了学校面向产业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决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致辞中指出,希望江苏科技大学能够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强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能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成果转化模式。要优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江苏科技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上展现更大担当,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更大突破,在科技服务工作上做出更大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经验共享,促进资源精准对接。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焦伟系统阐述了高校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机遇:“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他指出,江苏科技大学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始终坚持扎根行业、服务江苏、面向全国,为我省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蚕桑产业等相关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贡献了众多的科技成果。他提出三项具体期望:学校要在科技创新上再突破,进一步强化协同攻关;在成果转化上再提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体制改革上再发力,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

汇聚多方资源 夯实融合发展根基

学校的系统规划与扎实行动是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嵇春艳从新时代背景、学校探索实践以及成效展望三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学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科技大学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闭环生态,在深化有组织科研、优化产教融合、孵化概念创意、强化需求导向等方面开展深入实践。嵇春艳指出,学校将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命运共同体。

坚实的校地合作为融合发展提供了沃土。镇江市副市长尹卫民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科技大学办学92年,扎根镇江55年,一代代“江科大人”恪守儒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精英、技术骨干。今年,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船企签订横向技术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尹卫民指出,镇江市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渠道对接、产品开放、人才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期待与学校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持续开展深度合作。

专家引领为未来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在报告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作《船舶力学及深海与南海装备技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的报告,深度剖析了“AI赋能”对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深远海和我国南海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俊利研究员作《创新推进船舶、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报告,详细分析船舶、海洋装备产业前沿动态和未来技术创新方向。

深化协同发展 共筑产业创新链条

作为学校长期紧密合作的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赵同宾表示,中船集团将充分发挥科技与装备制造优势,与江苏科技大学进一步对接,谋划“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共同面向高端、绿色、智能、深海、极地五大技术方向,围绕装备前沿创新、船海产品升级、未来新型技术等方面进行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全链条紧密合作,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船舶优势学科群、中船集团优势产业资源的优势,深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船舶行业人才。

为广泛汇聚创新发展的力量,大会举行“江苏科技大学深蓝教授暨产教融合推广大使”聘任仪式,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受聘,他们将作为桥梁,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全过程。

一系列扎实的成果标志着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大会上,诸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集中发布。在揭牌仪式环节,一批重点学科与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相继揭牌。

大会还举行了“中国-赞比亚蚕桑科技合作中心”授牌仪式和“船舶检验实训和技术交流中心”成立仪式,展现了学校开放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学校与江苏省盐业集团、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政府、扬中市人民政府等签订校企、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南京、无锡、泰州等地相关部门签订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与相关企业等签订一批科创示范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学校累计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4万余名应用创新型人才,众多校友已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最坚实的纽带。大会举行海外引才工作站暨海外校友会成立授旗仪式,海外各地校友通过视频发来祝福。

风正时济,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站在办学92周年的新起点上,江苏科技大学此次举办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其所汇聚的各方智慧、达成的多项合作、发布的系列成果,清晰地勾勒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与路径。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幅校企地携手共进、融合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江苏科技大学徐徐展开。

(撰稿:薛诚 文轩 初审:程鹏 二审:丁红 终审:周春燕 编辑:程鹏)


学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