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江小科 | 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里,他用11年写出最美的解题过程

作者: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25-08-04 投稿时间: 点击量:97

2025年7月, 一封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悄然抵达镇江,收件人潘成宇。这位来自我校2021级材料专业的研究生用十一年的光阴完成了一场三级跳圆梦顶尖学府博士生的非凡旅程。

2014年,他初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时,不过是班级中不起眼的一员。班主任记得这位“从未拿过第一”的学生,他的名字很少闪耀在领奖台的聚光灯下。然而,在老师如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中——从探讨学习本质的恳切交流,到备考“专转本”时耐心细致的答疑解惑——一颗向上生长的种子,悄然埋入少年心中。

2018年9月,这颗种子破土而出,催动他踏上“专转本”的备考征途。每日雷打不动地认真复习,最终在2019年春天结出硕果——他成功考入三江学院机械专业。

潘成宇并未止步于本科的门槛。他敏锐意识到“本科学历不是终点”,毅然投入长达八个月的考研攻坚战。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成为他坚持路上的厚重里程碑。

从机械到材料,他直面跨专业的陡峭山壁。研一扎实的基础学习,为他埋下了攀登学术高峰的种子。研二、研三实验室里长明的灯火,见证了他完成课题设计、撰写并发表数篇SCI论文的奋斗轨迹。青春的汗水无声浸润着科研的沃土。

考博之路并非坦途,因科研成果尚显单薄,他曾被心仪的院校拒之门外。对潘成宇而言,失败绝非停滞不前,而是沉淀与再出发的契机。

在那一年的沉潜时光里,他梳理成果、潜心研究、继续发表论文,默默积聚力量。当2025年复旦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惊喜降临,不仅为这段十一年的曲折攀登画上圆满句号,更为他开启了求知路上的崭新篇章。

圆梦复旦,他用十一年光阴证明:优秀从不拘泥于一种形态。那些在平凡起点上勇敢选择方向的定力、在挫折低谷中依然紧握初心的韧性,才是青春最为动人的光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