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大的故事 | 焊接专业发展历程

作者:吴肇齐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6-06 投稿时间: 点击量:3955

【编者按】《焊接专业发展历程》一文,清晰地梳理了学校焊接专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将焊接专业创立与发展的历程多角度呈现。应国家需求而生,在学习前苏联中发展,到探索自主之路,焊接专业建设不断完善,鲜明的专业特色逐步形成。取前人之经,启未来之路,唯有脚踏实地、耕耘今天,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作者简介】吴肇齐,1932年6月生,毕业于北京机电制造学校热处理专业,1954年在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参加工作,曾担任焊接教研室教师。

1992年秋访莫斯科于红场留影(左为吴肇齐)


焊接专业发展历程

(一)

焊接专业是1953年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建校时诞生的三个专业之一。

五十年代初,我国的造船和整个钢结构制造工艺面临着从铆接向焊接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迫切地需要大批焊接技术人员,但当时我国的焊接专业是空白。钢材焊接是造船的基本生产工艺,因此上海船校一建校就设立了焊接专业,而且持续不断。它植根于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上海,面向全国造船工业和钢结构制造业,培养焊接人才。这个专业是全国最早的三个焊接专业之一。

上海船校建校时设立的三个专业中的船体制造和船舶机械两个专业是由并入的上海机电工业学校等四所中专中的相应专业组建,因此教师、器材、教材、教学经验等都是有基础的,而焊接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只能白手起家,因此办学难度大。

1953年9月开学,焊接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是当年招收的新生,而二、三年级学生是由其他专业转来的,教学计划是应急性的。教师多由船厂和设计室的专业人员兼任,同时组建师资队伍。教材是借用或自编的,在艰苦条件下,首届49名学生完成了焊接结构、电焊工艺学、气焊工艺学、接触焊工艺学、电焊设备等八九门专业课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专业实习,于1954年7月毕业,分配到上海、辽宁、黑龙江、广东等六省市。他们是我国第一批焊接专业毕业生(翌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焊接专业大学生毕业),他们到工作岗位后挑起重担,勇于创新,迅速取得成绩,为开拓发展焊接事业作出了贡献。

(二)

1954年至1957年,是全国学习苏联,移植苏联中专焊接专业教学计划的阶段。1954年8月,一机部下达高教部批准的焊接专业三年制教学计划,是以前苏联相应计划为蓝本的。各课大纲和教材是全套翻译前苏联而来的。

焊接专业的第三届两个班(焊304、305)是全部按前苏联教学计划培养的,开齐了计划内全部课程。专业课有电弧焊工艺与设备、气焊气割工艺与设备、接触焊工艺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并试行口试制和5级分制。实行毕业前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

学校对生产实习场地进行了认真挑选,要求必须是设备先进、产品质量要求高、工艺严格、管理完善的大厂。最初两届,去大连车辆厂、大连造船厂。后来改成就近在上海锅炉厂、沪东造船厂等厂。毕业设计内容完全针对工厂生产第一线的工艺要求,保证学生到厂里工作时很快就能上手。

校领导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教导主任、老专家蒋易钧先生十分细致具体地指导着各实验室的基本建设,1955年下半年焊接实验室已初具规模,设备都是前苏联五十年代初生产的,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957年,焊接专业已基本建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标志是:有了正规的教育计划和各课大纲;有了配套的教材;有了设备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有了一套完整的实践能力的训练计划和优良稳定的实习基地。

1970年搬迁镇江办学前焊接教研室在上海船校操场留影(后排右2为吴肇齐)

(三)

1958年至1966年,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路,不断完善专业教学建设。

1958年校内开展了以勤工俭学为主要内容,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师生们进入车间和实验室从事各种专业生产劳动,建立了船台,生产100吨钢驳(与船体专业合作)、链条、钢管、铝酒槽等焊接产品。这些活动既避免了实习性浪费,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又丰富了师生的实际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锻炼了学生爱劳动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教育改革,以至于形成专业特色,起了良好作用。后来学生的专业操作实习都是下厂与工人师傅一起实干,甚至还带着焊机至施工现场参加劳动。这次勤工俭学活动的缺点是影响课时较多,减弱了理论教学,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补课。在1959年春季,教学又纳入了正常轨道。

遵照上级规定,学校各专业从1957年招生,开始执行中专四年制计划,根据我国国情,在前苏联教学计划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四年制计划与三年制相比,基本特点是大大加强了操作能力的训练,工业劳动从原16周增至45周,其中焊接专业生产劳动从原11周增至36周,理论教学课变化相对较小,总时数从原3240学时增至3660学时,课程内容作了少量调整。

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前苏联教材也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校领导抓了自编教材工作。1961年至1962年,焊接教研室与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沈阳冶金机械学校等中专校焊接教研室合作编写了“熔焊工艺与设备”“弧焊电源”“接触焊工艺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气焊工艺与设备”等教材,并于1963年出版,均被全国各中专校焊接专业普遍采用。这几部教材解决了“有无”问题,但是作为教科书还不够理想,为贯彻中央关于中专校“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教学内容“少而精”的原则,1964年焊接教研室又同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等同行合作,重新编写了主要课程的教科书,其内在质量远高于前。但这些教材于1966年动乱开始后出版,印刷量又少,故影响不大。

井田校长1961年来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1962年开始深入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即“少而精”和“精讲多练”。1963—1964年还组织学习解放军院校的“郭兴福教学法”,多次请军事院校教员来校表演讲现场课。焊接教师们学习先进经验充实和改进实验内容,改进教课方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焊接实习车间的师傅创造了一套手工电弧焊操作的模拟练功方法,既节约了能源、材料,又有效地保证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六十年代教师中出现了基础理论提高进修的热潮,部分同志还坚持订阅外文杂志,关注国外技术发展动向,及时反映至教学中去。

1960—1962年之间,学校又进行了一次教师队伍的调整,1962年“定编”时焊接专业已形成稳定的教师队伍,共11人,这一队伍中的大部分人一直工作至九十年代。

从1953年至1970年,上海船校的焊接专业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14届、28个班、1197人,这些毕业生在工厂或研究所工作大都很得力,成绩显著,受到好评。早期毕业生大部分都评上了高级职称,不少人还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焊接学会历次全国年会的代表,上海船校校友总数总是排在各院校的前几名。上海船校焊接专业的知名度是较高的。

六十年代,船校焊接专业已经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功比较扎实,没有架子,能吃苦,实干,动手能力较强。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除了学校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有以下诸因素:各级领导对于“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指导思想明确,不断地抓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专业办学的目标明确:培养工厂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紧密结合工厂生产、突出工艺;有一支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们都熟悉生产,重视实践能力训练;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国防工业学校优越的招生条件。

焊接专业教师与7721班返校同学合影

(四)

1970年春,学校奉命搬迁镇江,改名镇江船舶工业学校(简称“镇江船校”)。由于搬迁后遗症和上级未予明确方向,故两年内未招生,只承担了为九江地区6124厂和491厂培训焊工的任务。

1971年底六机部下文明确镇江船校为三线厂培养技术人员,焊接专业于1972年10月办了第1期“电焊工短训班”(7221班),学制一年半,课程按中专要求,嗣后又办了7321班(以老工人为主,平均工龄8年),7421、7521班,从1973年至1975年三届学制从8个月至1年不等。这些班学时虽短,但教研室仍十分认真对待,派骨干教师上课并带队下厂劳动,深受厂方欢迎,他们继承了上海船校的老传统,扩大了镇江船校在上海造船界的影响。

1976年开始正规招收高中毕业生办中专班,至1980年共培养了三届(7621-7821)。 这三届学生基本素质较好,学习积极性也高,又正值人才缺档之时,所以到厂里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从1970年搬迁至1980年送走最后一届中专毕业生,这十年可以说是焊接专业全体教师克服远离造船基地等困难,努力恢复元气,恢复办学能力的奋斗过程。这十年中,实验室设备基本完好,教师基本队伍得以保存,为升格为大学准备了条件。

(五)

1978年镇江船校升格为本科院校。1979年招收第一届焊接专业本科生(即79121班),1984年夏开始每届招2个班,至1990年夏,已毕业8届、11个班。

十二年来,为办好本科焊接专业,院、系、教研室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是抓师资队伍建设。升格前后,船校焊接教师11人中,已先后有1人去世、3人调走,教研室积极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其来源八十年代初主要是从老大学、工厂调入;后来逐渐以引进硕士生为主,建设年轻的梯队,本科毕业生也相继委培、进修。出国进修的目前已学成回国2人,正在国外的1人。通过几年建设,已基本上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梯队。至今,教研室和实验室人员已发展至35人,净增28人。现计有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9人,工程师4人,助工4人,技术员1人,焊工2人。本科开课没有碰到多少困难,采用的都是各高校联合统编的计划、大纲、教材,由于教师的认真对待,第一届不仅靠自己力量开出全部的必修专业课,而且大都效果较好,后来又陆续开出了七八门选修课。

第二是抓实验室设备购置。根据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分轻重缓急先后添置了插销试验机、大屏幕示波器、逆变电源、扫描电镜、百吨拉力机等设备,并建立了微机试验室和计算机房。保证了必修课实验,并逐渐扩大了选修课实验的范围,限于设备的水平,目前实验的质量还不是很高的。

第三是解决实习场地。这是搬迁给办学带来的困难,由于远离了造船基地上海,学生的实习场地失去了依托。开头两届(79、80)为专业操作实习场地到处奔波求助。1984年自己建立了焊接实习大棚,缓解了这方面的矛盾。生产实习,这一教育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根据选择实习厂的严格条件,决定舍近求远仍保持上海锅炉厂和沪东造船厂不变。根据历史传统,在生产实习中安排一次产品制造工艺的设计,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说明这种设计对他们十分有益。

1992年秋访问尼古拉耶夫时留影(左一为许俊华,右一为吴肇齐)

第四是抓好毕业设计。以前中专的毕业设计属于产品工艺设计(相当于本科生产实习中的设计作业),本科毕业设计则应以小型试验研究性课题为主。这就带来两方面困难:课题和经费的来源;场地和设备。对此,我们几年来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努力争取纵向项目;二是与地方工厂进行横向合作,请他们解决材料、加工、化验等问题;三是学校拨付部分毕业设计费。毕业设计的设备和场地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每学年的第2学期,实验室既要正常开设三年级的教学实验,又要充当毕业班全部学生14周毕业设计活动的场所。尤其是从1988年开始每年春、夏有两个班60-70人投入,在课题来源、指导教师、设备、场地、材料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教研室正面应对了这一困难,一则最大限度挖掘现有设备、场地的潜力;二则新辟烧结焊剂车间作为教学、科研、试生产基地,进行局部分流;三则通过与外厂合作向外厂分流。从长远看,要根本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的物质条件。

第五是开展科研工作。作为一个新大学,毫无疑义应把本科生教学放在第一位。但为了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在这方面,焊接教研室一方面抵制了因“创收热”而轻视教学工作的倾向,老教师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另一方面从1982年开始,教研室陆续开展了纵向、横向的科研。沈世瑶教授来校工作后,利用他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关系,帮助学校和专业扩大了对外联系,畅通了学术交流渠道,推动了专业科研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如喷焊机器人、逆变电源、喷涂材料、烧结焊剂、微控焊机、X-60钢可焊性、船舶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等。

根据追踪调查,焊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表现较好,没有架子,相对来说比较勤快,对生产第一线工作适应较快。少部分表现比较突出,受到重视和培养。但他们中有些人的基础理论还不够扎实,这说明专业教学改革还有待深入开展。

1988年第三次中日焊接技术交流会曾在镇江船院召开。1988年经上级批准,焊接专业获得了副教授任职资格的评审权。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形势和专业的基础,学院已决定将焊接专业确定为院重点专业,并在“八五”期间重点投资。可以确信,九十年代还将是焊接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特别致谢原六系主任蒋鹏飞教授协助提供部分照片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