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开局话发展〡奋进正当时

作者:文轩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3-09 投稿时间: 点击量:1221

深化落实,全面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胡爱祥

本年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按照“服务大局、精准指导、聚焦重点、拓宽渠道”的思路,聚力“就业质量提升主题月”,服务“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强化就业指导精准化,优化行业重点企业和地方优质企业就业布局;按“1+1+N”工作要求拓宽就业资源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再提升,确保全校初次就业率达到85%、年终就业率达到95%的目标任务。

二是实施生源质量提档工程。紧紧围绕“新高考”改革目标,精准选择优质生源地高中并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在省内每个地市打造一个生源基地建设精品项目;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播课程等载体,创新招生宣传模式,确保招生计划100%完成。   

三是实施成长成才护航工程。打造发展型资助育人、少数民族学生红石榴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等工作品牌;强化“学风建设”和“考研指导”两大主题,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新生转型教育、学业预警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学风建设,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9%。

四是实施辅导员队伍赋能工程。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聘用管理、职级评定、培训考核等制度体系,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法,强化辅导员责任担当和能力建设;打造辅导员工作团队、工作室等精准赋能平台,力争在江苏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年度人物评选上实现新突破。

 

铆足一股劲,合力向前冲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崔杰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以及整体性推进。”是国际处、海教院实施本年度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111”计划项目),充分发挥柔性引进的作用,拓宽海外人才引进的途径,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谋划及论证申报方案,强化引育并举,加强涉船涉海学科群团队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等,做到优先谋划、优先推进、优先保障。

二是围绕船舶、海洋、蚕桑等特色学科,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高校品牌专业,推动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着力“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争在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特色专业和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取得突破。

三是基于国际化教研教改项目,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坚持优化留学生教学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建设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50门课程,实现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是把握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工作落实,“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确保中俄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质量评估;不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与俄方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坚持成果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窦培林

本年度,船海与海洋工程学院将紧扣学校发展规划,立足船舶与海洋工程优势学科群建设,围绕国家级人才引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策划等重要指标,不断坚持成果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学成果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做好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申报、江苏省重点建设教材建设与申报、江苏省及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落实“双万计划”;继续抓好课程和专业建设,做好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二期建设工程验收工作,强化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深化实施“课程思政聚合行动”,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授课体系,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深耕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提质工程;加大对“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类竞赛的培育,以赛促学,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继续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争取进入B等级,保持、稳步提升“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做好博士点评估,不断打造船海优势学科高峰。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做好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多渠道发掘国家领军人才,积极做好省部级人才申报及培育,打造高水平团队。同时,做好“五聘”工作,调整分配政策,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加快推进科学研究。以突破国家级重点项目为目标,力争获批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自然基金项目、其他国家级、国防军工类项目;整合优质资源,继续做好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及跟踪。

学院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内涵建设,用好五聘的杠杆,不断完善现代化学院治理机制,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工作,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深入式发展。

 

能源动力,澎湃不息

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温华兵

本年度,能源与动力学院将紧跟学校发展态势,准确把握海洋强国、“双碳”战略机遇,围绕绿色船舶技术发展中的新燃料、清洁能源、新型动力装置及系统,与行业融合发展,奋力进位争先。

以国家级、省级人才为突破口,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发挥现有高层次师资引领作用,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培育各类省级优秀团队,有效支撑学科专业发展,形成共生效应;实施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形成人人参与人才引进的良好氛围,加强海外师资引进,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以成果导向加强轮机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跟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环、轮机)建设点评审工作;贯彻专业认证理念,在轮机、能动专业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arEST)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上,做好轮机专业国内专业认证工作,力争成为学校首个通过国际、国内双认证的专业;领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把握“新工科”内涵,充分调研,密切对接产业需求,高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响应省“十四五”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学院的能源动力专业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持续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本年度将以创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目标,在国际化方面打造学科专业特色,积极申报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精心培育,铸造“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与支部书记“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学院和系部两级管理,增强进位争先意识;将系部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活力。优化架构,筑牢创新发展深厚根基,突出培养团队主线,激发专业人才创新动能。

 

以实干实绩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姜文刚

本年度,电子信息学院将重点围绕博士点建设、教学教研改革以及一流专业建设等方面发力。

一是系统科学的博士点建设,形成建设方案,制定系列规划,确保责任到人。二是教学教研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尤其是慕课的建设。三是一流专业建设,争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围绕“高技术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创新计划、高水平船舶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建设计划、卓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等学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坚持以师生为中心,通过强化党政协同、重视团队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教学科研组织融合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改革学院治理体系,提升学院贯彻落实学校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围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文化建设、改革发展”四大着力点,一是实行分层次培养、分类别考核的政策,特别重视教师的工程能力提升;二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坚持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落到实处;三是用优秀的文化凝聚人心,结合新校区建设,打造温馨、优美、便利、富有人文气息的工作环境;四是通过改革谋发展,逐步在全院上下形成了“抢抓机遇、进位争先、争创一流”的浓郁氛围。

 

马院姓马,策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波

学校年度重点工作有两项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密切相关,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做好宣传贯彻,二是完成202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院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配合做好宣讲,发挥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把总书记和党对思政课的要求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文件精神,扎实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争取获得省示范马院(培育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学科;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创建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全面贯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提升教学实效。凝练学院的特色品牌,在全省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围绕学校“人才强校”工作主题,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争取优质人才资源,同时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激发现有思政课教师潜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跟随学校高质量发展而获得更好地发展。努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真正赢得学生喜爱。进一步提升凝聚力、激发战斗力,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打造充满书香、花香、茶香的“三香学院”。

 

为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动能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坚强

本年度,继续教育学院将围绕“创品牌、改机制、融合转型”思路,努力建成中国船舶工业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干部培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努力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发展集聚资源和社会影响力。

围绕“建一流行业培训基地、创继续教育品牌”这条重点工作主线,学院将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逐步实现四大转型:即办学体制上从以管为主向以办为主转型;办学类型上从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向以非学历教育培训为主转型;办学方式上从分散、业余、粗放、熟人向集成化、专业化、精准化、市场化转型;教学方式上从单一线下学习向线上线下融合学习转型。通过改革运行机制,激发全员的潜能与善意,降本增效,开源增效。

学院确定推进六大改革发展工程:以融合式党建推进先锋引领工程,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持续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建设工程,形成新的管理和学习方式,实现质量提升;全面实施培训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工程,服务船舶行业和地方需求,积极拓展非学历培训市场;持续开展全员赋能工程,扎实推进继续教育师资和管理两支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办学资源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深入推进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动能。

 

完成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海洋装备研究院院长:谷家扬

本年度,海洋装备研究院将围绕学校重点工作,聚力重大科研项目、产品研发、军品科研,以产品促科研,打通激活科研和产品的通道,打造江科大军工特色,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以产品为导向,以产品促科研,稳步推进中厚板背烧装备、滚装船薄板矫平装备、自动化涂装机器人成套装备、邮轮防疫人员社交管控系统、智能救生筏、深水观测型机器人、深海采矿等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尽早投入市场应用,完成产品从学校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已市场化的产品要加强推广和更多的工程应用,解决完善产品的工程性、实用性、经济性、维修性、安全性等环节,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维保的链条和体系,持续做好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质量提升工作

积极推进和“国字头”“央字头”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水下机器人等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在豪华邮轮、高端客滚船用薄板矫平机的基础上,研发应用于超大型集装船、油船、海工产品的中厚板矫正装备,进一步提升学校在船舶、海洋行业的影响力。

完成牵头的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的项目验收。重点围绕紧凑微通道换热器、深海无人潜器收放系统、超大型风电安装船、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高端滚装船、邮轮薄板矫平装备等产品,谋划申报科技奖励,从而促进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推进救生筏、综合保障系统等项目进度,拓展新的军工产品,体量做大、特色做强。充分发挥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平台作用,做实做深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