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
人文社科学院举办第一届教师教学竞赛
点击数:10     发布日期:2021-07-05     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主图:     视频:     摄影: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培养一批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名师,7月2日上午,人文社科学院于13号楼103室举办以“从师竞德,传道授业”为主题的第一届教师教学竞赛。竞赛特邀了校评估处副处长王树利、校级教学名师施金龙教授、校督导专家王利教授担任评委。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张浩、党委书记李明睿、副院长汤向俊、院务助理郭炳南出席本次活动,竞赛由院务助理郭炳南主持。

在院务助理郭炳南介绍了竞赛的规则流程、评委专家和参赛教师之后,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登场的是徐友谅老师,讲课题目为《影视艺术鉴赏》。徐老师从中国动画的起源讲起,阐释了动画“美”的内涵。以《大闹天宫》为例,讲述中国动画蓬勃发展的时期,现场感染力极强。

白玉博士以《地方政府治理》为题,重点阐释了“治理”的内涵,明晰“治理”与“管理”的辩证关系。白老师专业知识丰富,娓娓道来。程静教授的讲课题目为《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程老师以疫情背景下武汉红十字会的公共危机为案例引入,介绍什么是公共危机以及它的几大特征。课堂互动性强,氛围融洽。赵丽娜副教授主讲《数字政府的内涵与发展轨迹》。赵老师从“电子政府”讲起,厘清了“数字政府”的发展脉络,阐明何为数字政府。授课内容丰富,形式精致。卢一飞副教授授课题目为《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卢老师极具亲和力,由浅入深,讲解近体诗的平仄排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采用从具体到一般的授课方法,趣味横生。孙燕博士以《旅游目的地管理》为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了“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内在机理,用北京奥运会等鲜活案例作为材料补充,知识结构严谨。吴雨才副教授的题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他结合中外国际环境,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解了“和平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大理念的内涵,妙语连珠。

校级教学名师施金龙教授就各位老师表现进行了点评。施教授高度肯定了各位老师的总体表现,他表示,本次竞赛各位老师的授课案例丰富、课件现代、方法熟练、仪态自然,各具特色。施教授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提出了教学工作需要做到“三有”,即有理、有序、有感,并分别从课程目标、授课方法、讲课风格、课堂效果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优秀课堂应具备的要素。施教授的精彩言论赢得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

最终,卢一飞老师获得一等奖;程静、赵丽娜老师获得二等奖;徐友谅老师、孙燕老师、吴雨才老师和白玉老师获得三等奖。

王树利副处长、施金龙教授、李明睿书记和张浩院长分别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1.JPG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