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加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确认、接纳和喜爱,做好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2020年学期伊始,在立足2020级本科新生大类培养背景下,根据新生心理普测结果,深入调研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后,由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蒋春雷教授牵头,各学院教师广泛参与,组织成立生命教育研讨组,多次召开生命教育研讨会,起草相关教育实施方案,拟于深蓝学院大一新生开设生命教育公选课,以期培养新生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珍惜,达到“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目标。
秉承尊重选择、卓越培养的理念,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方式,组建了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2021年2月5日,就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开课形式等召开课程组集体备课及相关事宜研讨会。会议决定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在深蓝学院大一新生开设“生命教育与幸福人生”选修课程,内容包含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等,开课人数预设90人。丰富的课程内容吸引了诸多学生,课程一经开设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宣传,选课初期学生热情高涨,报名人数一度高达160余人。
蒋春雷老师开展团辅活动
课程组老师集体备课
经过精心筹划,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蒋春雷、深蓝学院学工办主任秦向荣、深蓝学院团委书记何筠、辅导员王远杰于4月-5月在深蓝学院共同完成了“生命教育与幸福人生”32学时教学。为保障课程质量,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组教师不断提升个人教学水平。每次课程前后,蒋教授带领课程组老师调研学生关切的问题,针对突出问题,课程组开展课程学习,对课程规划动态调整,确定下次课程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确保每一次课程都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蒋春雷教授深入课堂调研聆听学生关切生命话题
4月27日选派优秀教师代表秦向荣副教授赴山东临沂参加“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与国内知名专家交流学习,共同探讨生命教育教学模式。交流结束后,秦向荣副教授在与学生们分享中谈到,在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共探讨生命教育这一话题,过去的一年,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个民族都在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从教育部出台相应的文件到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生命教育,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生命教育非常重视。疫情让我们了解病毒、防范传染、认识疾病,更让我们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开始尝试与自己相处,甚至学会面对死亡。在疫情面前,我们首先需要健康教育,但生命教育远不止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关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一个面、一个体,最终联结为生命的共同体。
课程组老师秦向荣副教授参加“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
生命教育课程始终遵循科学性、整体性、主体性、体验性、差异性、多样性六大原则。在课堂中,课程组老师根据学生出生月份不同,将同学们分成四个学习小队,分别取名为:生命之春、生命之夏、生命之秋、生命之冬,寓意着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新奇的分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生命教育所蕴含的深意。
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也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让生命教育的形式更丰富,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加强烈。通过穿插“巧解心结” “桃花盛开” “爱的拥抱”、“集体起舞” “体验盲行”、“青蛙跳水”、“蓝色大象”、“哈哈大笑”“信任游戏”等寓教于乐的体验式的历奇活动将课堂气氛点燃,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实用性也让学生们更加体会到在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历程中穿插了很多实用性的技能知识。在课程互动中,老师们指导学生们实地接触、拆解、观察人体模型,形成小组特色后在课堂向老师、同学进行分享,学生和老师分别对小组讲解内容进行点评,以此锻炼学生们的课堂讲课能力。同学们从生命的起源讲到生命的终结,在自己讲解中,更深切的了解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体会到将四个小组取名为春、夏、秋、冬的真正用意。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开展破冰小游戏,将学生代入角色,体验人的成长经历,模拟工作求职、家人生死等,来体验未来人生的各个阶段。每节课程中,课程老师还会抛出一个话题,各小组分别对话题进行讨论,例如:西游取经途中谁适合做班长,小组长换届如何进行选举,如何进行小组课程评分更合理等。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从中感悟生命中面临的选择,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每次课程结束前,几位老师共同对四支队伍课堂表现进行打分和评价,决出当日表现优异的队伍。
小组开展“组长换届”讨论
在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的课程中,老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进行讲解。看到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例例真实的案件,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同学们对禁毒知识和艾滋病防疫有了清醒地认识,时刻保持法治观念。
在生存教育中,课堂中引入大学生爱情观以及大学社交礼仪内容,老师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主动,明确自己的目标,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让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加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异性之间的社交问题,通过邀请几组学员到舞台进行即兴情景发挥,再进行对比点评的方式切实讲述了大学生男女之间的交往技巧以及方法,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反馈。
在死亡教育中,蒋教授用一段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朗读告诉同学们,生命是无比脆弱的。人类无法预知意外会在哪一天降临,我们能做的唯有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现有的美好,去对我们的亲人表达爱与关怀。蒋教授还通过催眠冥想的方式将同学们内心不曾言说的对亲人的情感释放了出来,许多同学留下了感慨而触动的泪水,收获了对生命新的理解与感悟。泰戈尔诗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有开始,就会有告别,从“绚烂”到“静美”是自然的历程。正是因为对死亡的认识,人们才能在濒死之际保持体面和尊严,才能对他人给予临终关怀,才能在各种纪念逝者的仪式中获得教益。生死教育让人们努力呈现生命的意义,并在有益于社会的实践中镌刻生命的价值印记,形成恰当理解生死的氛围。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何筠副教授做了《NLP心理简快工作坊》,通过团辅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发散思维,引发学生对自身生命维度的认识与思考,王远杰老师和大学生共同探讨了如何正确应对情绪问题,在课堂中,通过绘制一周的情绪晴雨表来代表一周的心情,让同学们明白了大学生的情绪特征、情绪的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常见的一些情绪问题。
在最后一次自然教育中,课程组特地邀请了《我们的江豚 我们的长江》主编叶雷凯、韩诚两位同学,两位高年级优秀学子为同学们做了《守望长江 守护微笑——长江江豚生物学、生态学及保护展望》的讲座。在讲座中,叶雷凯从自身经历展开,通过朋辈教育的形式让同学们体会到大自然中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守望长江 守护微笑》讲座
最后,课程组老师分别对课程做了结课感言,四个小组自我评选出了课程优秀学员,老师们为本次课程优秀学员颁发了纪念品。最后,“生命教育与幸福人生”课程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画上句号。
课程组老师与优秀学员合影留念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反馈十分强烈,来自食工类2003班的韩华凤同学谈到,生命教育讲这门课的方式让我感到惊奇!有别于其他课程模板式上课的枯燥无聊,在这门课当中,我非常投入,在前几节课当中,老师让我们每个小组以生命为主题做PPT去讲课。对于学生讲课,一开始我并不理解,直到上课了我才明白原来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课程当中安排的破冰活动也让我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关系贴近起来,从开始的害羞腼腆,不敢发言到后来小组讨论中大家踊跃参与发言,从开始的男女生界限分明到后来大家都和谐相处,我明白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就在幸福人生路途中!
来自机械5班的吴世堂在感言中写到:回想起这段上课的时光,历历在目,是我人生中最别开生面的一门课程。它不仅让我现在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即使在将来也会受益匪浅,令我终生难忘。生命在于成长而我也在课程中快速成长,从刚开始时的离群难以融入集体,到最后结束课程时,我被选为优秀学员,站上讲台,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这门课程中我收获最多的便是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与感悟。生命,玄妙的东西,两个肉眼所不能见的细胞结合而诞生的我们,真是世界上最难以描述与研究的。在我看来什么奇迹的诞生,都没有一个婴儿的孕育来的这般震撼人心。自人有思想以来,由远古时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神的崇拜,再到自我精神的觉醒,这几千年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不过是瞬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近乎永恒的磨难。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亡。人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云烟!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一起不复返,才会想到珍惜生命。只有意识到生命属于自己且只有一次,才渴望抓紧每一个现在、重视每一个过程!
作为生命之春队长的金研雨同学在分享中谈到:这是一门很特别的课程,不是在一个教室里,我们在书桌上,老师在讲台上讲的课程,而是学生与老师的探讨和互动。我觉得这堂课可以用独特来形容,课前进行破冰活动提高课堂的氛围,上课时发言与主动讲课也让同学们很有参与感。上课内容非常丰富,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更塑造一个完好的人格。老师们引导我们思考,八次课让我成长了许多,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性格变得内敛不像之前那么急躁。现在的我与刚刚加入这个课堂时的我已经变化太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道理我将得到更深刻地理解,希望下次课还能继续参与进来。
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吸引了大批大一学生进行旁听和观摩,来自多个专业的十余名同学,参加了课程见习,期中自动化专业的周泽同学在第三次课旁听后一直参与学习直至课程结束。周泽在课后分享到:只有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才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甚至能够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生命这个古老永恒的话题,在今天看来依旧是如此的引人注目,这次课程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终极真理,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好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江苏科技大学生命教育涵盖了自然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心灵教育、性健康教育五大版块,从自然生命(长度)、社会生命(宽度)、精神生命(高度)三个维度,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划和两个月的教学,建立纵向教育体系,明确教育人群和教学目标,采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互融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学特色组织教学。生命教育实施中不断落实横向保障体系,精心准备教学实验用具及活动道具,保障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学生在课程老师的引导下重新审视和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的理解,展现生命的光辉,感恩惜福、爱护自然,了解生命意义的同时,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树立理想。课程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相信大家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会更加尊重、敬畏生命,乐观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活出更加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