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
深蓝学院实践团队寻访首任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校长余西迈革命事迹
点击数:12     发布日期:2021-03-10     发布部门:江苏科技大学     主图:     视频:     摄影:

党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红船精神一脉相承。1月19日,建党100周年之际,深蓝学院胡毅、钟嘉诚、王俊新与罗星宇4位湖南长沙的同学前往当地党史馆,探寻江科大前身——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首任校长余西迈同志的革命事迹,他们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其他6名成员共同探讨弘扬“红船精神”在当代的价值。

余西迈(1900-1976),又名余隽五,湖南长沙人。1924年下半年,彭岂池、余隽五(西迈)、黄则民三人,在李维汉的领导下秘密成立了共产党小组,随后在隐储学校成立了党的支部。1925年夏,余隽五、彭岂池等,发动当地农民,成立了清泰乡八区农民协会,由余隽五,彭岂池任委员长,当时即提出减租减息的政策。

长沙党史馆建于毛泽东与杨开慧在长沙的故居,里面陈列着许多余西迈战友杨开慧的事迹。在一块写着长沙早期党员的牌子上,陈列着很多与余西迈有关的人,包括杨开慧和介绍余西迈入党的李维汉。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长沙的革命活动,其中就包括余西迈校长所参与的为了发动广大农民的农民协会。1927年,余隽五与其他人参加了毛主席在长沙北门外沈家大屋举行的一次会议,会议研究长沙和近郊的暴动(为其后的秋收起义)。在其后的时期里,余西迈历任苏北抗大军政教员,华东军区司令部教育股长,炮兵第十七团团长。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某部炮兵主任,负伤后回国治疗,伤愈后转业。

走出党史馆,同学们寻着先辈的足迹继续深入。查找到由中共长沙县委党史联络组、杨开慧纪念馆、长沙县史志档案局组织编写的《绚烂霞光:杨开慧》(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11)一书中多处提到余西迈,曾在1975年回忆在湖南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的艰苦岁月。了解到余西迈建立农村党支部,在当地进行“红色葛家山史迹陈列”。

直至1953年,为适应新中国造船事业和海军建设的需要,上海船舶工业学院诞生了。这是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专业学校,余西迈担首任校长。

王俊新同学感慨说,或许在历史长河中余西迈同志只是其中微小的一束细流,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其敢为人先、信仰坚定的品质,更为我们江科大学子树立精神标杆。

参加实践的同学一致表示,那个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余西迈一代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待遇和挫折,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作为新时代江科大学子,更需要传承余西迈同志的红色革命精神,不怕困难,敢于创新,不断奋斗,敢为人先,为中国船舶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续写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

QQ图片4.jpg

QQ图片6.jpg

图片1.png

图片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