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中国蚕学会蚕病理学与病虫害防控学术研讨会

作者:邵作敏 部门审稿人:钱平 摄影: 视频: 单位:生物技术学院 蚕业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07-23 投稿时间:2025-07-23 点击量:379

719-20,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我校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承办,苏州大学、江苏省蚕丝学会、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蚕桑与畜禽生物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科技大学)协办的中国蚕学会2025年蚕病理学与病虫害防控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木旺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蚕丝学会理事长周谦出席会议并致辞。蚕生理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贡成良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推广部门、企业等相关单位12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1.png

开幕式上,李木旺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表示欢迎,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以及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蚕病对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绿色、安全生产始终是蚕业生产重要议题,蚕病防控技术的升级将助推蚕业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合作,推进技术研发与产品创制,服务于全产业链发展;希望青年学者努力进取,早日成为蚕业科学的中坚力量。

周谦强调,我国蚕丝产业正面临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控是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守护“丝路瑰宝”的核心命题。会议主题直面产业痛点,彰显科技担当,必将为破解蚕病防控瓶颈注入强劲动力;期待进一步推动蚕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守护千年蚕韵、赋能乡村振兴书写蚕业科技工作者的时代答卷。

会议就分子病理学研究、蚕病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中毒及防控、新型蚕药、智能化技术在蚕病防控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贡成良和吴萍主持大会报告,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8位知名专家分别作题为BmCPV编码的microRNA及其功能杆状病毒入侵的密钥:GP64膜融合的down-up变构三步曲我国蚕桑病害'一库一网'建设的意义与倡议机械化养蚕环境微生物探究及蚕病绿色防控病毒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病毒微肽基因组编辑驱动的家蚕抗病素材创制桑螟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家蚕中肠应答BmNPV侵染的机制大会报告。

交流报告分别由李田、邹宇晓、胡小龙、董战旗主持,来自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苏州大学、江苏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东台苏浙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等全国各地的19位专家代表作交流报告。现场讨论热烈,与会代表就蚕病理学的基础研究、病虫害防控、技术应用及产业化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片4.png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江苏科技大学校史馆以及生物技术学院蚕桑基地,在校史馆,代表们了解了学校在船舶、蚕桑等特色学科的发展历程;在蚕桑基地,专家们观摩了新品种选育、病害防控等技术示范,并对学校的产学研融合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国内蚕病理学研究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


(撰稿:邵作敏 初审:张静 二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