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校园餐饮文化建设,提升师生用餐体验,江苏科技大学后勤集团饮服中心与上海海事大学餐饮管理科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周的“舌尖上的对话”,以厨艺为媒,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美食文化交流之旅。当淮扬味承载着江南文化的饮食艺术,与海派本帮菜的浓油赤酱相遇,一场跨地域的味觉对话在两校食堂的烟火气中拉开帷幕。
6月10日至12日,学校后勤集团饮服中心选派5名骨干厨师奔赴上海海事大学进行厨艺交流活动。厨师团队提前研讨菜肴品种和烹饪技法,精心准备了鸭黄狮子头、镇江醋排、盐水鸭、茭白煮三鲜等20余道经典淮扬佳肴;同时他们携带了镇江香醋、维扬豆干等地道原材料到现场烹制,确保还原淮扬本味。海大餐饮管理科分别在海馨第二食堂、海琴二楼食堂设立了“淮扬美食窗口”,期待我校大厨一展身手。6月10日一早,大厨们便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伴随着烟火气、吆喝声,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亮相窗口,一经供应,师生们就排起了长龙。鸭黄狮子头以“嫩而不糜、肥而不腻”的口感惊艳师生,文火慢炖让肉香与鸭黄交融,轻抿一口便让人满嘴留香;镇江醋排则用恒温油炸锁住肉汁,再以香醋、冰糖、酱油调和出“酸而不尖、甜而不齁”的复合味型,收汁时“亮油抱汁”,引得江苏籍学生感慨:“是家乡灶台的味道!”淮扬风味赢得海大师生广泛赞誉,20余道淮扬经典菜品吸引众多师生排队品尝,黄浦江畔飘起了浓郁的江南食香。
带着海派餐饮的温度,上海海事大学厨师团队于6月24日至26日回访我校。学校在长山校区西苑食堂特设“上海本帮菜窗口”,老上海熏鱼、八宝辣酱、四喜烤麸、江南鱼米粒、XO酱爆三鲜等经典本帮菜在窗口香飘四溢。其中,老上海熏鱼采用“先炸后卤”技法,鱼肉经热油炸至外酥里嫩,再浸入由冰糖、生抽、香料熬制的卤汁中入味,呈现出“甜咸交织、酥烂脱骨”的特色;八宝辣酱则将肉丁、虾仁、豌豆等食材以“酱爆”手法烹制,红亮油润、酱香浓郁,在窗口非常畅销。“八宝辣酱鲜甜可口,口感丰富,我很喜欢!”一名品尝沪菜的学生赞叹道。三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学生纷纷表示,希望学校食堂可以学习几道海大的经典菜肴日常供应,海大厨师团队带来的浓浓本帮情温暖了江科大学子。
从技法交流到文化互鉴,这场美食对话的深层价值在后厨的烟火气中涌动升华。两校厨师团队通过“一对一跟岗学习”,在食材处理、烹饪技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我校后勤集团饮服中心餐饮总厨史爱平表示,“本帮菜的浓油赤酱技法,对我们创新和融合食堂淮扬菜品很有启发”。海大教工餐厅主厨郑多昌则特别记录了我校镇江醋排的做法,计划引入海大食堂。据饮服中心主任季楼平介绍,“此次交流活动直接惠及两校师生逾5000人次,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后勤服务风采,让饮食体验升华为地域文化的认知”。
当淮扬菜与本帮菜在高校食堂交融,不仅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味觉对话,也诠释了中华饮食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涵。这场持续两周的校际餐饮交流活动,是饮服中心党支部深入践行“以师生为中心,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积极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的重要举措,擦亮了“初心渡·家味道”党建品牌的新底色。
未来,学校饮服中心将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外派更多厨师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的餐饮团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餐饮保障。
(撰稿:李维欣 初审:罗文 二审:邹佳静 编辑: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