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桃李芬芳,薪火相传。办学九十余载,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从江科大走出,他们以“吃得了苦、扎得下根、聚得齐心、干得成事”的江科大人特质,在各自领域锐意进取,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国家和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分享校友在各行各业的奋斗事迹和成长经历,党委宣传部特别开设《江科大校友的故事》专栏,通过记录校友们的奋斗足迹,激励莘莘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发进取,让“船魂”精神迸发更强生命力。
【校友简介】何江华,中国首艘LNG船总建造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LNG船总建造师,兼任陆上LNG低温工程试验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过10余种船型的建造,所编写技术成果《船舶往复舵机船台安装技术》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专业1989级校友。
【船型简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简称LNG船,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是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主要用于海上运输液化天然气。由于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便于运输,通常采用在常压下极低温(-163℃)冷冻的方法使其液化,因此运输液化天然气的LNG船可以说是“海上的超级冷冻车”。我国不仅是继韩、日等国后实现自主研发系列LNG船型的国家,而且设计的船型在安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2008年4月3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船“大鹏昊”命名交付,总长292米,宽43.3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节,装载量达14.7万立方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其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造船人首摘造船“皇冠上的明珠”,中国船舶工业实现LNG船“零”的突破,填补了中国LNG船生产设计、自主建造的空白,被国外船企垄断的大型LNG运输船制造终于打破。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小型张《筑梦新时代》上,“大鹏昊”LNG船位于天安门右侧“劈波斩浪”,寓意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华巨轮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远航、奋勇向前。
“船魂”精神涵育的深蓝底色
“船院教给我的‘船魂’精神是刻进骨子里的。”当阳光斜斜照上何江华桌案上的图纸,油墨清香散发,这位带领团队成功摘取“皇冠上的明珠”、扎根造船一线三十余年的技术专家忆起深蓝航向的起点——90年代的大学时光。他说:“我在母校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团队协作和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每每回想母校都充满美好回忆和深切眷恋。”
何江华最难忘的两位老师分别是班主任徐美玲和毕业设计带教老师张玉虎。“徐老师亲切温柔,平易近人,特别注重班级班风营造。”据何江华回忆,徐美玲带班时会定期开主题班会、组织集体活动,集体在进步,个体也在进步。走上工作岗位后,何江华深刻意识到团队通力协作的重要性。他说:“众人划桨开大船,我向徐老师学到了带团队的经验,我们LNG船团队拧成一股绳,凝练了‘敢为人先、团结协作、严谨科学、创新引领’的LNG精神,这为团队收获成果打下基础。”
“‘坚持不懈’是张玉虎老师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何江华的毕业设计是电气自动化项目,与他所熟悉的动力装置方向有些跨度。“当时,张老师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到晚上十一点,直到我熟练掌握为止,是他教会我敢于直面挑战,坚持不懈,绝不认输。”
造船人的字典里没有“撤退”
1993年,何江华通过校招进入沪东造船厂,随后一直在造船生产一线,参与并主管过多型集装箱船、多型油船和散货船的建造。2004年,何江华投身于国内首批LNG船的建造。此前,我国LNG关键设备技术一直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卡脖子、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的研制、测试和实船应用之路都充满挑战。何江华说:“在这之前从没遇到过建造要求这样高的船,但我们造船人的字典里没有‘撤退’。”
建造LNG船的主要材料是一种耐超低温的特殊钢材“殷瓦钢”,薄如纸片,对焊接技术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何江华将其比喻为“在钢板上绣花”。焊接殷瓦钢时不能有汗水滴下,否则钢体会被锈蚀,也不能用力摁压,否则会留下手印,甚至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帽掉在殷瓦钢上都会留下痕迹。有瑕疵后,仅换一块殷瓦钢是不行的,四周部分都要更换,而一块殷瓦钢的成本令人咋舌,稍有不慎,大家就要花费成百上千工时返修,一次损失就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何江华的团队做到了。
2008年4月3日,沪东中华造船厂第一艘LNG船下水,创造了“大洋上的中国荣耀”,这标志着中国造船人突破并掌握了LNG产业链主力装备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大型LNG运输船从跟跑到并跑的创新突破,推进了海上LNG主力装备的高质量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船厂已交付40艘LNG船产品,从交付至今无一漏点,从未因围护系统质量问题而导致停航丢货,船舶运行安全可靠,日韩船企无一能做到如此。何江华说:“这是我们团队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的最大收获。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造的LNG船品质更好,我们团队更优秀!”
深蓝征途永不止步
何江华一直有一个强烈心愿——让中国LNG船的建造水平领跑世界。他说:“我和团队见证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大发展,也恰逢机遇,有幸共同攻克了国内首艘LNG船的建造难关,我们会再攀高峰、永不止步。”
2024年4月24日,五代LNG船闪耀问世,何江华带领LNG团队圆满完成中远海运中石油项目LNG船(H1835A)“二合一”试航。该船仅用4.5天试航凯旋,再创大型LNG船试航世界最快纪录,标志中国大型LNG船建造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何江华正带领团队进行LNG船国产关键重要设备的性能验证,目标在未来两年内将LNG船国产化率达到80%甚至85%以上。据他介绍,该项目将对LNG船的压缩机、汽化器等关键重要设备进行性能验证,通过中试平台试验来检验其可靠性和适用性。该项目可以推动国产设备在LNG船上的广泛应用,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直至完全替代进口设备。近期,何江华团队已完成燃气压缩机、汽化器、再液化设备的功能验证,并成功推进实船验证项目。
在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何江华不忘将人生经验转化为育人智慧细细叮嘱。他亲切勉励学弟学妹:“要在大学时打牢扎实专业知识基础,通过参加社团、志愿服务等提高综合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培养兴趣爱好,早早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他深情地说:“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岁月历历在目,期待母校越办越好,为中国造船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