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奖获得者王念新教授: 知行合一,助力学生扬帆远航

作者: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投稿时间: 点击量:863

本报记者何佳芮通讯员谢凌燕李巍男

近日,由省教育厅、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的第三届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结果揭晓,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念新教授荣获“十佳研究生导师”提名。“总有一天他们都会远航,而我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年逾不惑,王念新矢志不渝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培养了一批服务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人才。

正己正人,甘作春泥育桃李

一名学生如同一艘帆船,远行的航线源于正确航向的牵引。毕业已经5年,倪丹始终记得导师王念新说的一句“内心要强大”,这句话伴随她从孜孜求学到职场驰骋,也为她工作期间学会“从0到1”解决问题奠定了强有力基础。“内心要强大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既要能认可自己的进步,也要勇于正视不足,更要愈挫愈勇,经得起摔打。”在王念新看来,为人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必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研一开题报告阶段,施慧被导师组要求重新选题。压力山大之际,她主动找到了王念新。了解到施慧的状态后,王念新立刻调整周末安排,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赶到学校办公室,对施慧在选题中遇到的困惑点进行细致指导,并对后续研究也指明了方向。“王老师不是我的直接指导老师,但是这种对所有学生都视如己出的大爱精神感动了我。”施慧由此重拾学术研究信心,更加努力和脚踏实地,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建立了严谨的思维基石,“王老师教导我凡事从自身找原因。他交给我的,是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一把利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王念新以此为目标,牢记育人职责,强化师能建设,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航程上一路向前。他承担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多门课程教学,主持编著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ISR、JMIS、JAIS、DSS、ECRA、ITP、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以高水平科研支持高水平教学;在香港城市大学、美国East Carolina大学、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进行学术访学,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国际化视野;先后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属10余家企业开展信息化战略规划,深入企业工作实际,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授之以渔,臻于至善磨利器

“严谨的研究方法是学术训练的核心。”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管理学研究侧重学习和引进西方经典以及前沿管理理论,缺少规范的研究方法。王念新积极利用个人研究方法的积累,结合高水平研究的经历,系统地传授学生实证、案例、仿真、实验、设计科学等研究方法,彰显着一位教者“授之以渔”的智慧。

“硕士期间的第一篇文章,从选题到最后确定研究内容,每周一次的汇报和讨论,雷打不动。”最让学生李清香钦佩的是,文章初稿形成以后,王念新每天晚上都会抽出2个小时,带着同学们一起,从摘要、引言到结果、讨论,逐字逐句地斟酌、修改,讲述其修改的逻辑,以及一篇好论文的要素等。经过这样一次完整的、标准的学术训练,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规范,并且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博士生朱晓腾对此体会深刻。做课题、读文献、写论文,王念新时时鞭策,朱晓腾一路小跑。“一次次的论文返修,王老师一如既往严谨扎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感受到了为师者的用心。”

正是这样一遍一遍打磨,一篇篇高质量论文被国内外一流刊物录用。“花了两年时间去阅读文献、去学习工具、去探索路径、去验证结论,最终进行论文的呈现。”回首研究生经历,倪丹说,科研过程让自己始终保持思考、探究问题所在,而导师在论文输出全过程中,对于自己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文档撰写能力等各项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对后续个人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胡皓和导师王念新共同开展的第一项研究是探究信息技术匹配的动态演化,过程中遇到了两个棘手问题:信息技术匹配适应性图的构建和信息技术匹配调整模式的判断。一筹莫展时,王念新根据丰富的科研经验,指导胡皓尝试从另一个新的视角去考虑。最终,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导师在关键时刻的指导,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解开迷津,让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锐意创新,矢志不渝建新功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注重创新、提高质量,是王念新培养研究生的宗旨,尤其注重培养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博士入学之初,杨玉雪参与课题组研讨时,听到王念新对每名同学汇报内容的点评,不仅思路清晰,而且不断引导同学们发掘现象背后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研究问题的洞察发人深省。杨玉雪说:“当时内心颇为震撼,也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与热情,每每翻看课题组研讨记录中王老师的意见,都能对研究产生新的启发。”

树立目标、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第一步。王念新始终坚持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从有意思的管理现象出发,提炼科学管理问题,为学生确定研究选题。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指导的学生曾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二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赛三等奖等多项大奖。王念新本人也获得2019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风帆劲满海天阔。尽管远航风雨兼程,但是王念新和团队已经一路奔驰在新航线上--围绕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航程中上下求索,为“制造强国”战略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科技报2022年9月30日A13版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00318/110478/119609-1.s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