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江科大的故事丨回忆母校 感恩母校

作者:姜怀定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6-01 投稿时间: 点击量:2462

【作者简介】姜怀定,1949年2月生,1975年毕业于镇江船舶工业学校(船体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先后担任华东船院一系团总支书记、主任助理、党总支副书记,江科大离退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总支副书记。

1973年9月,我被招生入校读中专(学校当年为中专校),学习船体专业。1975年底毕业留校工作,到2009年2月退休。我的主要成长、工作阶段是在学校度过的,回首如烟往事,内心的感受和激动,实在是难以言表。

感谢学校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当年我被招生入校时,学校刚从上海搬迁到镇江不久,由于当时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工作都处于非正常状态。特别是教育,作为一所培养造船人才的工科学校,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被迫离开近代大工业城市、我国造船重要基地之一的大上海,到镇江来办学,其困难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从当年招生老师身上,就感受到了学校老师敬业、负责的精神。当年我正在皖南山区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是文革中第一批被推荐上学的工农兵学员。虽然当时我们这批工农兵学员也经过了文化考核,但就整体文化水平而言,是参差不齐的。为了保证招生的质量,招生老师硬是不辞辛劳,冒着酷暑下到相关省、市的各地区、县,甚至到田间地头,一个一个地与被推荐上来的学员进行见面和谈话,从中进行认真挑选。当时,我就是在田间地头接到县文教局通知后,赶到县里与招生老师见面的。对于当时见面的情景,至今我是难以忘怀的。特别是到了学校后,面对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员,任课老师更是不厌其烦,非常认真而又耐心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带领我们到上海的江南、沪东造船厂,以及有关造船的设计部门进行学习、参观和实践,使我们获得了不少关于造船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我们绝大多数学员都如期地完成了学业,并取得了毕业证书。与此同时,我还十分荣幸地留校参加了工作。

我对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触颇深。在我读书时期,就曾多次听到学校老书记刘东明同志提到学校在上海时的“三八作风”,那就是向解放军学习,用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老书记还多次自豪地说,我校曾是上海连续八年的“红旗单位”,每年上海举行国庆游行时,都有我校组成的民兵方队,接受主席台的检阅。对此,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在我当年的学生生活中,还是有所体会的,如从早操、上课和晚自习等集体行动,和到食堂用餐、图书馆阅览和熄灯就寝,以及教室和寝室的布置和物品摆放都有一定的规范当中,我体会到了当年上海船校的“三八作风”。所以,到了我留校从事学生工作时,我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并且,我们每年还要通过“校风建设”和“师生共建文明班级”等活动,来评比“优良学风班”和“文明寝室”,从而使学校当时所提的“勤奋、严谨、团结、创新”八字校训落到了实处,并蔚然成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我校建造“千吨油轮”的故事,这可以讲在我校历史上,乃至我们镇江地区造船史上,是可圈可点、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当时在镇江地区的造船史上还没有建造过如此大的千吨油轮,但我校当时就是全校上下一心,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校办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付出最多,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不怕困难,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终于建造出了千吨油轮——“鲁烟油2号”。这也充分体现出我校上下全体同志不怕艰苦、不断拼搏的精神风貌。

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外,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我校升格为高校不久,就对学生先后开设了“人生哲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和“形势教育”等课程。并通过组织“学马列、学党章”活动,将那些学习好、政治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发展入党。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校还经常举办各种大型的思想、文化讲座和报告会,其中影响较大的,我所记得被邀请来我校作过报告的,先后有:多次参加世乒赛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李富荣、著名电影演员陶玉玲、很有影响的歌唱家金钟鸣和芭蕾舞演员彭清一,还有扬州的“火花大王”季之光等,特别还邀请到我国首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来我校作报告等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无疑都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有益的作用。在我们的历届毕业生中真的是人才辈出,除了当年上海船校老校友中,有曾先后担任过江南造船厂党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和上海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滕一龙,电影导演梁星明,画家唐秉耕等人外,全国各大、中型船厂的党委书记、厂长中,都有不少曾是我校的毕业生。至于我校升格为高校的40多年来,我校的毕业生也是人才辈出,其中,也有不少同志担任了全国各大、中型船厂的党委书记、厂长(或总经理),或在有关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记得我在90年代初期专职负责学生工作时,曾对我校86-90届共5届的船舶工程专业中近75%的毕业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所列出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基础理论知识、识图与制图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外语水平、体质和精力”等共15个调查项目中,所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A等(优)占31.53%,B等(良)占45.17%,C等(中)占22.33%,而D等(差)只占0.97%。其中特别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和“识图与制图能力”这三个方面评价最高,可见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是持肯定态度的。

抚今思昔,值得回顾和有感慨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学校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绩,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学校能善于不断地进行工作总结和不断地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全体师生员工能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努力学习,不断发扬“船魂”精神,践行“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们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