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大的故事 | 与船校相遇,便是一世情缘

作者:宋文彬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1-29 投稿时间: 点击量:1804

我自1953年进入本校,一直生活在学校,经历了学校各个发展阶段。1953年上半年,我们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技术学校轮机专业的两个班同学,听说要在上海建立新中国第一所培养造船人才的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后,十分振奋,马上给上海市教育局写信要求并入。上海市教育局派人来校调查了之后,一个月内即批准我们的要求,同学们都兴奋不已。开学后,当时因新校址基建未完工,我们上课吃饭在峨嵋路400号(原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校址),住宿即在2-3里以外北四川路的精武体育馆阁楼上一间大房间,80多个男生住在一起,条件很简陋,但大家毫无怨言。一学期后就搬到浦东校区,一切都是新的,同学们感到既好奇又满足。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教师们的悉心教育下,我们这样继续渡过了一年半的学习生活。那段时间已开始进入专业课学习,由于专业师资匮乏,学校外聘、外调了一部分老师来校。大部分外聘、外调来校的老师都是大学学历,或是在工厂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其中,有教“公差与技术测量”的于哲民老师;有教“船舶辅机与系统”的黄璐老师,是江南造船厂的;有教“船舶概论”的老师,是上海船厂设计科的;教“材料力学”和“机械零件”的黄老师,不仅是海归,而且每星期一、三、五在我校教课,二、四、六还到苏州的“苏南工业专科学校”上课。黄璐老师因在江南厂当工程师,他手上又有美国同学寄给他的美国海军学校的教材(该校每年都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改版),他就在课堂上把国内船上的辅机情况与美国最新教材分别作介绍,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学校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视实践环节,对我们船舶机器与机械专业而言,学校专门设有木工间、铸工间、锻工间、热处理、钳工间、机加工等实习场所,还安排有1—2个月的认识实习。我们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都是直接去工厂的。进厂后,首先由工厂相关职能部门如生产科、计划科、工艺科、技术科、安全科等作简单介绍,讲明对实习的要求,然后同学们参观车间,最后定点跟师傅操作劳动,中间还穿插些专题技术报告。所以学校的毕业生到工厂参加工作后上手很快,很受工厂欢迎。在工厂,很多重要技术、管理岗位都有上海船校的毕业生。

1955年学校被确定为国防性质后,对学生的质量要求更高,上海市同意在全市高中招生前,我们学校可以提前招生录取,这样生源质量有了保证,每年学校派人去各中学做招生录取工作。上海船校严选生源,理论联系实际,这两条对培养人才起很重要的作用。有个典型事例,很说明问题:当时学校焊接试验室有台自动焊机,是前苏联1954年研制的最新产品送给中国的,一台分配给我校,另一台分配给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同学在校内实习操作过这台机器。1957年学校有5个焊接专业毕业生分配到上海船厂工作,到厂后,这几个毕业生与工人师傅一起干活,全部是手工焊接,后来他们了解到工厂的焊接试验室有台自动焊机因无人会用而闲置着,他们建议领导拿出来用。经试用后,即在工厂内推广自动焊,轮训工人。使用自动焊机,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受到工人们热烈欢迎。在往后的平板拼接中,工厂逐步以自动焊代替了手工焊,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人师傅调侃说,“有文化和没文化就是不一样。”

1978年镇江船校象山船厂生产出鲁烟2号下水剪彩

1955年毕业时,学校将我和汪友梁等9位同学分配到海军修造部当驻厂军代表,2个人先去报到,7个人因学校工作需要暂留一年后报到。哪知道一年后,海军部回复接上级命令,人事工作一律冻结,人员工作不作任何变动。学校立即告诉我们留下,当即告知我和章松炎,到一机部委托上海交大办的制图力学师资进修班报到。我们学了两年后回校,我当了制图老师。因学校改为国防性质,专业课缺师资,学校又选派我和夏关庆、查宝生三人到上海交大进修两年,分别学“船舶内燃机”,动力装置方面的“自动控制”和“锅炉”,期满返校后我担任“内燃机结构设计”课教师,直至文革开始。

学校搬迁镇江后,1972年10月陆续开始恢复招生,招工农兵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也有办各种短训班。我先在教学研究科工作,后担任教务科科长。1975年9月体制改革,把专业科和生产车间合成教学生产专业队,我在第四专业队(机制专业)担任负责教学的副队长。1978年,学校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各项工作面临新的要求,我在3项工作中选择了适合自己,又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到新建立的教学设备科。我和黄梦弟两个人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筹建,要开创局面,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从建章立制开始使工作一项一项展开,人员也开始增加。我参与制定了学校“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验室和设备发展规划。在“七五”规划时获得批准重点建设实验大楼和从基础课开始的实验仪器设备添置计划。“七五”期间,共实现了投资经费717.45万元,仪器设备3181台,建立12个实验室,新建实验用房12864平方米,使全校实验开出率达到84.75%。“八五”期间又规划经费600万,使实验开出率达到92%,组数满足率达到85%,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基于工作需要,我们先后建立了仪器仪表修理室、常用物资和元器件仓库,还负责推广、管理电化教育工作。

镇江船舶学院大门

1984年2月,机构变动中设备科改为设备物资处(1986年5月又改名为物资处),学校任命史家芳和我担任副处长,后史家芳同志调往外训部工作后,又任命李若莉同志担任副处长,我任处长。在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科室,最多时有3个科室:设备科(科长先后有秦文奎、刘义发),仪表电气科(科长赵玉琪,负责设备仪表维修、验收和配电间管理),实验室管理科(科长周云祥),期间又曾归口管理过计算中心、工厂物资科。设备处利用条件为社会服务并创收。1988年初学校设立科教开发服务部,7月15日,设备处又在学校大门外开设第一家对外服务窗口——科技器材服务部,我任经理。全处人员最多时达43人,承担了全院技术保障后勤工作。当时设备处的工作人员均十分尽职,除完成常规性的工作外,还开创了一些新局面。一是1982年1月,由设备科与三系顾建业、丁公才老师合作研制全院计算机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历时一年多,于1983年11月投入使用。这在江苏省高校是第一家,全国也仅个别高校有,并通过船舶总公司有关部门鉴定。二是实验室管理科组织讨论研究的《实验项目管理》是高校未曾开展过的开创性工作项目。它以课程需开设的实验项目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包括制定规划、年度计划,计算经费、组数、耗材、工作量等等,以达到定量管理保证实验开设。项目实施后效果明显,相关文章发表后引起省内外高校的兴趣和关注,相关成果也在六机部院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上作介绍。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专门组织部分高校来校取经。三是设备处组织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要点是要检查落实岗位责任。当时仪表电气科的配电间管理任务很重,因为当时社会上用电十分紧张,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每天有停电,有时一天停几次,从不事先告知,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行。为此,学校添了两台柴油发电机供急需。设备处推行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要求,白天停电10分钟内供电,晚上停电15分钟内供电,经检查每次均能按时做到,从不误时。1988年1月,学校组织10个职能部门在全校职代会上进行年度工作述职,我代表设备处作了述职。因大家对设备处解决停电事项等工作感触很深,对设备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最终设备处得票数最多,获得第一名,这是对全体设备处人员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宋文彬,原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学生,镇江船舶学院实验设备管理处处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