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年 | 马克思主义学院篇

作者: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23 投稿时间: 点击量:1126

 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强基础、保稳定、谋发展”为主线,顺利完成了学院搬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马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等重大工作,学院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教学、科研、党建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坚持党建工作思想引领

 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建设。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马克思主义学院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制度》等。多措并举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各党支部按照“双带头人”制度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举办了“造船人的家国情怀”主题研讨会、开办分党校、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体备课会、布置党员活动阵地、建成党建党史文献资料室。

 积极拓展各类社会服务。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党建结对共建仪式,加强交流合作;举办镇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思政课”“镇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镇江日报》等活动进行了报道;学院党总支与江苏省总工会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职工思想调查;3人被遴选为市委宣讲团成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理论宣讲。

 二、教学工作稳中有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建共进。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思政课程均获课程教学项目立项且于2020年结题,申请各类教研教改项目10项,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显著提升;二是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与环化学院签订“课程思政”结对共建协议;三是创新开设思政选修课,顶层设计“1个精神引领、3个家国情怀、1个结合学校服务船舶工业特色”的“1+3+1”通识课程群。

 教学成果持续提升。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特色,疫情期间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九条规范要求》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一室一品”特色方案》组织专题教学;连线参加武汉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为全体思政课教师讲解《抗疫中的家国情怀》,老师们将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朴实话语进行理论升华,通过网络课堂传播抗疫精神,学习强国江苏平台以《给大学生在线讲好战“疫”中的“家国情怀”》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做法;注重成果提升,与镇江市文广集团合作拍摄三集紧扣现实的抗疫思政课,以《精神的丰碑》为主题拍摄的十集微课程获评江苏省微课程一等奖,目前学习强国江苏平台点击率逾10万。

 连线武汉一线医生

 一室一品

 三、学科科研呈现亮点

 不断夯实学科平台。学院再获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平稳推进,1位教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加入科学技术史学科联盟,以积极的状态迎接学科点专项评估。

持续推进科研攻坚。2020年,学院教师共获批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16项,校级项目9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14篇。高水平科研获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南京大学合作的十四卷本成果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郭昭昭老师排名第二。

 四、师资建设持续强化

 大力推进团队建设。根据课程及教师特征,成立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组建船舶史科研团队。不断完善各类培训工作。派遣15人次参加课程年会及教学方法、学术研究、骨干教师等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前往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常州市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淮安周恩来故居等地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持续加强骨干教师培育。学院一位教师入选省社科优青,其主讲课程《弘扬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入选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名课推荐目录。

 展望2021

 1.党建工作持续努力创新

 积极迎接建党100周年,结合支部特色,积极组织党员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研讨会、学习会,申报课题出成果,同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建党建工作的新形式和新阵地。继续建设“一核多向”的书记项目群,以院总支书记项目为核心,发挥各支部书记项目的特色,建设“一核多向”的书记项目群,促使学院党建工作从“标准+质量”向“标准+质量+示范”迈进。“精神的丰碑”主题教育常态化,积极培养教师宣讲团队、研究生宣讲团队。进一步落实支部考核管理,根据工作业绩、平时工作状态、活动宣传等建立支部党建工作排名通报制度,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落实发展党员程序,提高党员质量。

 2.教学工作彰显示范效应

 顶层设计“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系列教学,持续推进“一课一品”教学项目,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及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精心组织立体化教学活动。全面开设大思政类选修课,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2020]6号文,开设四史选修课,开齐开好“1+3+1”系列课程。试点探索视频直播专题教学,马原课程将设计16个专题讲座,主讲教师在演讲厅视频直播,其他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室观看并且负责答疑。注重教学成果的显性提升,加强教学效果监测,推动教学创新与教学研究同步。

 3.科研工作推进全力以赴

 凝练特色打造重点科研团队,包括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团队。突破高水平课题和论文瓶颈,在制度设计上要体现充分的正向效应,年终评优、教研室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各项奖励要形成系统、持续性的激励效应。稳定推进智库建设体现特色,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决策咨询,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引导老师往我们的特色方向上去走,系统支撑学科科研方向建设。

 4.学科建设摆到龙头位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积极整合人力资源,打造团队,另一方面还是要多调研,围绕学校行业特色背景建学科。科学技术史学科积极迎接评估,提前谋划,按照评估要求对标找差、查漏补缺,从容迎评。和人文社科学院协同建设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

 2020年,对于马院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2021年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马院将在学校进位争先、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努力立足学校行业特色,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擦亮江科大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宏伟目标鲜明的政治底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