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 扶贫路上砺初心 ——记材料学院扶贫干部周小卫副教授

作者:材轩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材料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13 投稿时间: 点击量:1854

周小卫,男,1983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扶贫感言:扶贫之路是平凡之路,但风景独美,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途中,时刻牢记和发扬江苏科技大学的“船魂”本色。

“有时我在想,什么最让人感动,是路人善意的提醒?亲人无私的关怀?还是困境中雪中送炭的温暖……对我来说,最难忘的就是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扶贫岁月,将伴随着我的一生。”这是扶贫队员周小卫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他轻伤不下火线,坚守扶贫一线,周小卫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路上的初心。

因地制宜思良方,一心一意谋发展

2020年3月初,材料学院周小卫副教授自愿报名加入省委帮扶工作队,经过层层筛选,他凭借着2年江苏省科技镇长团的基层工作经验而被选中,被派往宿迁市泗阳县里仁乡大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

 初来乍到,他被分到泗阳最北部的里仁乡。而大庄村位于里仁乡最东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全村2700多人,有劳动力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全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还有部分残疾人。由于道路曲折,走村访谈低收入户时,都是徒步往返。由于方言不同,简单的一句话往往需要扶贫队员与当地农民复述好几遍。而且泗阳的农民家门口几乎没有就业机会,主要靠农作物维持生计,靠天吃饭。

面对这样的现实环境,周小卫和帮扶队员们没有选择退缩,他们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周小卫扎根基层,深入农村与低收入户交谈,了解村民们心中的想法,寻求解决当地低收入户就业问题的良方,与后方单位协商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策略。根据村民们的具体情况,扶贫队因地制宜,定制不同的扶贫方案:帮扶建立家门口就业工厂,贯彻“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扶贫方针;帮助留守儿童“拔穷根”,减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资源,组织大学生支教,培植大学梦;帮助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充分发挥高校人口优势,消费扶贫。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教育扶贫拔穷根

教育助扶贫,扶贫先扶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脱贫致富和未来希望之所在。来自高校的帮扶队员周小卫副教授开展帮扶以来,主动对接教育需求,通过调研学校时发现:农村学校的育人理念落后,学生的求知欲和科技视野很缺乏,特别是部分初中生家庭清贫无法承担额外校外辅导,严重影响孩子的前途。

扶贫队员请求后方单位“娘家”人的支援,江苏科技大学进一步深化对泗阳县的对口帮扶工作,持续释放高校科教智力优势,实现教育扶智。校领导亲自挑选大学生暑期支教员,委派包括1名团委副书记、泗阳籍8名大学生和1名研究生在内的10名大学生泗阳支教团,在爱园中学开展为期1周的“撒播科学思想,培育大学梦”为题材的支教活动。

7月16日上午,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恒川一行来到爱园镇爱园初级中学看望了大学生支教团,并询问中学教学情况。经前期扶贫队员周小卫调研发现学校教师笔记本电脑紧张,李恒川代表学校向爱园初级中学捐赠包括4台联想牌新电脑(包括2台笔记本)和100本科技旧图书等一批教育物资,用于改善教学质量。

“以购代帮”带动农村农户持续增收

为带动农村农户持续增收,扶贫队员主动对接学校工会和后勤集团,积极探讨消费扶贫方案。经前期帮扶队员在校工会和醉美泗阳电商平台之间的协调,产生了2020年度省委驻泗阳县帮扶工作队单笔金额最大的消费扶贫项目,总销售额达18余万元。

1944份产地为泗阳本地产的卢集好味道玉湖珠米以及植物油于9月29日凌晨到达江苏科技大学梦溪校区和长山校区。到站后,没成想搬运工临时涨价,考虑到泗阳扶贫企业单位前期已经让利给广大教职工,于是扶贫队员周小卫决定与随车人员徒手将近6吨货粮油从车上卸下来,赶在7点之前让大货车通行出市区。

周小卫忍着脚伤,单脚开车800多公里,当时心里只存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把泗阳滞销的农产品卖出去,这样可带给农民明年耕种的信心,促进低收入户持续增收。省委驻泗阳帮扶工作队评价到:扶贫队员以高度负责的扶贫精神,体现了江苏科技大学派出的扶贫干部素质过硬。截至目前,江苏科技大学已提前完成了在2020年省“五方挂钩”帮扶会议上表态的全部帮扶任务。

江苏科技大学作为助力泗阳脱贫攻坚的后方单位,在谋学校进位争先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热心于扶贫帮扶工作。校领导多次组织职能部门集体学习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战”重要讲话精神,2014-2021年已连续四届派帮扶队员前往泗阳或沭阳开展帮扶工作。前方扶贫队员有需求,后方单位第一时间给出回应。学校作为“娘家人”鼎力支持队员的工作,立体扶贫夯实主体责任,多管齐下确保精准施策,结合高校单位这一特性,积极开展教育、科技和消费扶贫多引擎,慰问贫困户,高质量地实施了精准帮扶工作。半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已先后委派校组织部长李恒川、材料学院芦笙教授、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郭永强和后勤集团管理处副处长朱向运、蔡来清等10人次到泗调研扶贫,并开展慰问。派出的扶贫队员周小卫副教授自豪地说,“教学资源广,专家学者多和师生消费潜力大,这就是我后方单位的优势。”江苏科技大学积极履行高校的社会使命,在扶贫道路上砺初心、勇于担当,弘扬“钉子”精神,在精准脱贫的致富道路上践行和发扬“船魂”本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