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丨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徐琳:用党建思维推进工作

作者: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7-11 投稿时间: 点击量:3018

【人物简介】徐琳,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从事党务工作15年。曾获江苏省“双学”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镇江市优秀团干部、镇江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曾获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组织的党日活动曾两次获得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多次获得校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编创的作品曾获校微党课视频一等奖。

作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用党建的思维展望、谋划工作,用党建的视角切入、推进工作,早已成为徐琳的习惯和日常。

在工作中,徐琳总在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围绕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好党团组织和党员的关键作用;思考如何为党支部和党员提供舞台和保障,并且舞台要够大、党员标识度要够强,党内生活和党员教育务必鲜活灵动,直指人心。基于这样的基本思考,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在制度、队伍、组织优化、阵地拓展、教育方法和形式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以党内文化滋养学生,学生党员教育深浅有度、立体多维

党内文化是党员融入集体的精神标识,反映党的价值追求,引领党的政治实践,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员的思想行为。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先后邀请第一位搭乘“蛟龙号”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唐立梅博士做“领航·开学第一课”;邀请苏州市高校共青团“信仰公开课”导师沈达峰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邀请登上国庆70周年彩车、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讲述“张家港精神”。

重点打造情景式体验式党课,其中贯穿不同的教育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策划展演了《信仰》红色情景剧。以《可爱的中国》、《刑场上的婚礼》、《烈火中永生》、《清风颂》四幕情景还原对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生动、深刻的党性教育。所有的角色由全体党支部书记和部分教师党员扮演、党委常务副书记担纲方志敏一角。以增强毕业生党员廉洁从业意识、底线意识为主线,策划组织了“清风拂两袖 浩气满乾坤”毕业生党员廉洁教育活动。以坚定文化自信,唤醒新时代新青年的家国责任和社会担当为主线,策划组织了“十八而至,青春起航”新生成人礼。

以党内规范严管基层,学生党支部管理张驰有度、对标创优

对照学校党员发展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新要求,修订了《学生党员发展分阶段标准》,明晰了从团组织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上报、预备党员发展到转正五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及条件,进一步突显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应从源头把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致力打造党员先锋驿站、党员爱心接力站、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学生就业服务大厅、学风每日督查等党员示范岗;制定校区、苏理工《主题党日活动立项使用办法》,开展校区、苏理工层面的评审、奖励、典型选树。目前,6个党支部被评为四星级党支部,2个示范岗被评为校党员示范岗,3个支部被评为优质化建设培育对象。

以校地共建借力借势,学生党建工作聚力创新、协作共赢

携手地方,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与张家港市委党校、科技局、团市委、保税区纪工委、交警大队、日报社、国税局等单位先后开展党建深度合作,共享党校教学、文化建设、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用一致的组织目标诠释了“为了谁”,用团结的组织行动证实了“依靠谁”,用党员的风采告诉了全社会“我是谁”。

总有年轻的党务工作者问:党务工作者没有硬抓手、没有公权力,怎么抓好党建?徐琳说,“党务工作者没有硬抓手,但有硬作风;没有公权力,但有组织力。”总有青年大学生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怎么发挥?在哪发挥?徐琳说,“作用发挥从来不需要轰轰烈烈,将奉献变成习惯,服务成为自然,校园内外处处是奉献的天地,服务的场所。”

踏实的行动是最美的承诺,徐琳说,“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不求显达于世、不求暂得于己,未来之路,必将党建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头、抓在手中、落在实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