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名单,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申报的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此次获批,标志着我校在利用前沿技术赋能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国家级层面的重要突破。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申报的“船舶智造iXR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共同负责人:周效国、张健)深度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数智融合理念,依托iXR(VR/AR/MR)技术,构建了覆盖船舶设计、建造、工艺、管理、运维全流程的综合性虚拟仿真教研平台。实验室已建成“船舶建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焊接机器人离线编程虚拟仿真系统”“基于AR/MR的智慧船厂虚实融合教学系统”等一系列高水平实验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目前已支撑《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船舶生产设计》等6门专业课程的虚拟仿真教学与科研工作,累计服务近5万人次,年社会化服务超1000人次,相关课程获评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有效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经济管理学院经管学院申报的“船舶建造智能管理虚拟仿真创新实验室”(共同负责人:王念新、李文昌)广泛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数智融合,引入造船复杂工程实践的管理情境和实际问题,结合新文科管理学的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转型,建成了“船舶建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企业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云平台”“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船舶建造成本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5个管理类专业全部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校将持续推进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建设,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和“智能制造”国家战略,突出学校特色和优势,建设一批综合性、前沿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与跨学科融合,致力于打造虚拟仿真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新高地。
(撰稿:杜军 初审:张静 二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