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3日上午,“校地联动・生命守护”镇江市红十字救援联合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长山校区隆重举行。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武鸣,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爱祥,市政府副秘书长孙丽君,以及学校、市政府、丹徒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中心代表、红十字志愿者及我校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校地合作守护生命的重要时刻。
揭牌仪式上,胡爱祥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联合基地的建立是校地共建、资源整合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学校与镇江市红十字会的合作迈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基地将充分依托学校长山校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在海洋装备、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学科科研与人才储备优势,精准整合市、区红十字会的专业救援力量与实践经验,着力打造一个集培训、演练、救援、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提升区域应急救援救护的专业化水平,为校园师生及周边社区群众筑牢生命安全的“防护网”。
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向我校捐赠了应急救援救护设备,为基地后续开展常态化培训、实战化演练及应急救援响应等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随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共同为镇江市红十字救援联合基地揭牌,标志着该基地正式投入运行。
武鸣在讲话中指出,镇江市红十字救援联合基地的正式成立,这是我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救护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也是我市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的关键落子。他强调,此次联合基地的成立整合了红十字会、政府部门、高校等各方资源,充分利用校地合作、政社联动的互通优势,构建了协同高效的应急救援救护网络,进一步推进了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移步至基地演练区域,现场观摩了高水平的应急救援实战展示。江苏省红十字(镇江)水上救援队、丹徒区红十字救援队与我校师生救援队伍协同开展水上应急救援演练,队员们凭借专业的救援技能、默契的配合,完成了溺水模拟救援、水上救生器材操作等多个科目,展现了过硬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市红十字救援队、丹徒区红十字救援队及丹徒区红十字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还在现场设置宣讲台,为师生普及心肺复苏、创伤包扎、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知识。
镇江市红十字救援联合基地的成立,不仅为我校应急救护教育提供了专业化、实战化的教学平台,更开创了校地联动守护生命安全的全新格局。我校将持续发挥在相关领域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全力参与基地的运营与建设,推动基地成为区域应急救援的“示范点”、生命安全知识的“传播站”以及校地合作的“样板间”。未来,学校将以基地为纽带,不断深化与地方的协同合作,为平安校园建设和镇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与科技支撑。
(撰稿:万欣妍 初审:张静 二审:张驰 终审:毛晖 编辑:张静)